文博赋能、新消费打破周期,凸显黄金周中国文
时间:2025-10-09 11:55 作者:bet356在线官方网站

新华社贵阳10月8日电 题:文化博物馆赋能新消费打破周期,凸显黄金周中国文旅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 罗飞
虽然国庆假期即将结束,但位于贵州省淳义市的遵义会议会场依然人气旺盛。青砖灰瓦的小楼反射着十月温暖的阳光,营造出一种雄伟的氛围。
从一早起,就有不少游客聚集在遗址前的V形“胜利树”下拍照留念。这棵饱经风霜的老角树,正默默地见证着红军长征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孙贵会议纪念馆,全息投影再现了会议的关键时刻,吸引了游客。 “当我带孩子们参观红房子时,我总感觉自己在‘读说明书’。”这次,“我能够‘站在’现场听讲解,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红色的历史。”来自四川的游客董翔说道,旁边10岁的儿子则聚精会神地听着。
同样引人入胜的还有在距离纪念碑不远的大转折剧院上演的大型沉浸式长征文化演出《大转折》。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弯弯双手合十,这场打破传统文艺表演界限的表演,与“敌机轰炸”的音效和灯光交织在一起。
一名年轻红军战士牺牲的场景让游客热泪盈眶。一位游客说:“我终于明白了课本上提到的‘勇气’是什么意思。”演出结束后,大家挥舞旗帜,齐唱《祖国颂》,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10月8日,游客们向烈士名录墙致敬在天津平津战争纪念馆。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国庆假期期间,为扩大文旅消费,君逸还推出了各类文创产品。在博物馆出口的文创区,430余种商品将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让红色纪念品离他们更近。
红博的流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从革命圣地到著名博物馆,文博设施不断支撑文化旅游发展,成为空消费的“交通门户”。
千里之外的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新无门展览馆内,赏景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将探索100多个古代遗迹查阅陈列的文献和珍贵文物,仔细了解故宫文物南下的艰辛历程。近日有消息称,故宫博物院门票销售已达到每日销售限额。
此外,杭州西湖等文化景点的游客数量猛增,人们纷纷涌入体验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国庆黄金周期间,不少城市和老市场也纷纷举办新消费圈活动。贵阳琴市场银云,创意商店、工艺品和免费入场的街头音乐会相得益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截至10月7日,庆云市场累计接待游客139.8万人次,旅游收入2089万元。
夜晚,安徽省徽州古都,数百盏鱼灯沿着青石板路游行。流动的光影充分表达了古城的浪漫。雅高当地一家蛋糕店的工作人员丁告诉记者,节日期间日均销售额从平日的数百元增加到数千元,不少游客将特产带回家留念。
“夜间经济”为圣诞消费提供新动力。在积水市的“古城回忆”区,灯火通明的古城墙吸引着游客漫步。像陈豆花这样的老字号餐馆门口经常排起长队。重庆洪崖洞火锅热气、灯火辉煌,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提升已逐渐成为中国的消费主力。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8%。
文化旅游活力的爆发离不开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国庆黄金周前夕,2025年中国国庆文化旅游消费月全国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各地计划举办2.9万场以上文化旅游活动,发放消费补贴4.8亿元以上,加强文化和旅游多部门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实惠的旅游体验。
中国国务院通讯社 在商会日前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局局长苗木燕表示,“双节”前后,各地山水游、中秋聚会、亲子娱乐、晚间消费等优质产品持续供给。鼓励文化博物馆设施和热门景区延长营业时间、优化预订创新方式,推出更加真实、精彩的文化、商业、旅游、体育活动,满足消费新需求。
国庆期间,多地推出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的“组合政变”,积极释放假期经济潜力。
四川省共开展“秋景、秋味、秋趣、秋影报名、秋步道、秋风情体验”六大主题1300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河南省拓展“一老一小”等新增长点,推出年度“省一码通行证”。浙江省发行文化旅游优惠卡,实施“门票就是消费券”活动。广东省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一系列举措推动文旅消费方式逐步转型从“入住”到“深度体验”。
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上半年,全社会跨地区出行量创历史新高,累计约12.43亿人次,平均每天超过3.1亿人次。
业内人士表示,从相关数据不难看出,文化赋能、新消费正在不断刺激中国黄金周,释放经济活力。与此同时,中国在政策精准引导、市场创新协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
“服务消费与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支持区域服务消费场景多元化创新,推动‘旅游+’等融合消费场景。”孔德军 商务司司长B商务部商务服务司在日前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中国还将加快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